与吴文科同志商榷(十三)|反面教员与反讽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我们
本公众号即日起不定期发布《与吴文科同志商榷》系列文字,敬请关注,并欢迎各界朋友不吝赐教,提供资料。
2018年12月19日,中国艺术报刊登了吴文科同志《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曲艺的演进轨迹及潮汐
首先,让我们看看吴文科同志滴遣词造句:
迷彩?还舞台?令人不知所谓。按照百度百科解释:
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吴文科同志开篇的这句话,他是要表达“包括曲艺在内的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调整与发展”借“改革开放40年“这个“迷彩舞台”伪装、保护、欺骗呢?还是想说明“包括曲艺在内的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改革开放40年”的“调整与发展”都是伪装、欺骗的呢?
实在猜不透吴文科同志的居心何在?
还是连基本的现代汉语都无法规范使用呢?
下面,我们再挂一漏万的谈谈吴文科同志这篇文字儿存在的问题:
1、不遗余力滴只要逮到机会就要反复宣传巩固他那个存在很大争议的非遗曲艺定名(如:北京相声、北京评书),造成此类名词反复出现在一些媒体和文献当中,以便达到以讹传讹的效果。
2、忽视现实谈发展。吴文科同志挥舞着理论大棒,对于曲艺的一些形式创新进行棒喝。表面上看似维护曲艺根基,反对曲艺转基因,甚至是与戏剧嫁接变异,而实际上暴露了其纸上谈兵的一贯不足。曲艺的发展有自身规律但更不能忽视历史社会的制约,当下不仅仅是曲艺,所有文化、文艺领域都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在民族传统艺术形式现代化演进过程中,我们需要有探索、有尝试。曲艺表演要适应现代媒体平台和舞台,作出一定的迁就和妥协,这是不得已而为之,同时也是检验曲艺艺术生命力和曲艺人智慧的试金石。在探索尝试中,要具有大眼界大胸怀,适应并非为了苟延残喘,而最终目的是为了征服。就此,曲协相关负责人提出了“大曲艺”的观点,这里的“大”,我理解为就是大眼界、大手笔,而并非局限于曲艺形式的抱残守缺,要敢于在曲艺形式和内容上“改革开放”。不是要丢掉本体、丢掉自信的崇洋媚外、转基因变异,而是要敢于迎接新的挑战、适应新的发展,不断自我完善,不破不立。
多次跟随“大曲艺”观念提出者姜昆巡回演出的董建春、李丁,创作表演的相声《初学相声的日子》,就很符合“大曲艺”观念。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p07680l9mbi
天津卫视版
当他们参加“首届中国相声小品大赛”时候,又对作品进行的修改加工:
首届中国相声小品大赛版
而笔者更欣赏大赛版本。这段相声加入了更多的适应大舞台的调度处理,将声光电乃至舞蹈融入其中,结尾真挚感人又意犹未尽。是一段真正符合“大曲艺”观念中提到的“以创新思维指导曲艺创作,没有过分拘泥于传统程序和表现方式”的征服了观众的好相声。
诚如吴文科同志所述,曲艺创新不能丢掉本体,但其却忘记了也许是根本不懂,理论是追随创新总结创新的,从而反过来才指导创新。丢掉了与时俱进的真正的创新,那是把一切艺术往死胡同里推。
而指导曲艺创新发展,必须要具备过硬的本领,否则,只能是流于嘴炮。而通过笔者12篇《与吴文科同志商榷》的系列文字,也许大家心中已经了然吴文科同志的曲艺理论水平到底处在什么层次了,而这样层次的人挥舞大棒高谈阔论,无疑是对曲艺最大的危害,而相关部门、单位仍然没有辨别能力,频频使其文字见诸国家级峰会、论坛、报告中,确实令人匪夷所思,从而深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产生了忧虑。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像吴文科同志这样水准的人竟然坐到了曲艺理论研究所所长的位置,而其所作所为恰恰却真实反映了改革开放40年来,曲艺圈的怪状。由这样的反面教员书写的《曲艺改革开放40年》的文字,更令人倍感反讽。
【相关文字】